写这篇文章之前,本人先申明:一、我是中国人,我爱自己的祖国,我为自己生在中国而自豪,我为自己能阅读到儒家经典而自豪;二、涉及到观点仅供学术探讨,没有任何人身污蔑成份;三、儒家经典已经为国人奉为行为处事哲学,与后人血统之争无关。至此,本人正式开写。
大家知道,韩国学者提出一个让国人啼笑皆非的观点:孔子是韩国人。对此,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中国人都不以为然孔子世家谱,视韩国人此举只是因民族自卑感而产生的意淫心理,自然也没必要去理会,然而,在研读相关史籍和孔子家族谱资料之后,我想要说的是:孔子是真正的中国人,但真正的孔子后人可能在韩国!而我们国内的孔姓后人可能或者说极有可能都是冒牌的!(非喜勿喷,请耐心看完)
孔子作为中国儒家文化的创始人,其冶国理念受到历代统治阶级高度重视,其为人处事原则也深深影响每一个华夏子孙,特别是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学以来,历代帝王对孔子及后人都予以很高的政治和经济地位。所以自孔子之后,其家谱严格记录着各代传人,孔子的嫡长孙也一直被历朝历代加官进爵。唐代时期,周边撮尔小国,诸如日本、韩国都虚心向大唐学习,唐帝国也本着彰显负责任大国的形象,派遣孔子后人,传道诸附属国。国此,孔子的部分后人从那时候便肩负国之重任,远道来到韩国,这是绝对有可能的。这证明了第一个问题:孔子的后人在韩国!当然绝对是旁支,因为中国人重视嫡长子概念,正统肯定留国内。
后来中原王朝历经五代十国,后梁乾化三年(公元913年),处在山东曲阜的孔家大院发生了举世瞩目的孔末乱孔事件(又称孔末之乱),孔景(真实姓名为刘景,此人是随仆,因仆随主姓而改姓孔)的后裔孔末将曲阜厥里的孔氏后人屠杀殆尽,最后又到泗水屠杀了最后的传人孔光嗣,夺了孔氏家产和爵位,主孔子祀,并以孔子嫡裔自居(即后来的”外孔”)。而相传孔光嗣当时九个月大的独生子孔仁玉被乳母带回自家张姓的娘家匿藏起来,孔末带人追杀到张姓乳母家中时,中国历史上最符合中国人思维的故事情节发生了:张氏家族用自己家的孩子替换了孔仁玉,(宋朝的狸猫换太子版本),让自己家的孩子代替了孔仁玉去死,从而保住了孔子后人在国内唯一的血脉。到了唐明宗时代,被人告发,(有说法是孔仁玉自己去揭发),最后官方核实,确认孔末乱孔的真实性,也就是说当时实际居住在孔府的并非孔子后人,本着拨乱反正的政治态度,唐明宗颁旨:诛杀孔末,恢复孔仁玉官和地位。至此,孔末的后人便流落民间,为现在孔氏后人的一支,当然,其实质并非孔子的真正后人。
至于孔仁玉,民间的说法,也并非真正的孔光嗣后人,而是张氏家族自己的孩子冒充的,而真正的孔仁玉被诛杀了。本人也冒昧揣测:作为一个乳母孔子世家谱,是否真的有这么高有觉悟,让自己的儿子去死以换取孔氏的后人呢?而且大家要知道中华民国时,最后一任衍生公孔德成出生时,民国总统徐世昌派兵守卫产房,就是防止胎儿掉包,那么一千多年前的一个民妇,是否会做出这样的大义之举,的确值得探究。因此,孔仁玉这支是否是孔子后人,亦非常值得怀疑,但在没有证据的前提下,也只能认为这是最有可能是孔子后人的一支,毕竟,也没有相反的证据表明,当时换太子事件没有发生。
元蒙时期,忽必烈入主中原,孔子第四十八世孙、时任衍圣公的孔端友随宋高宗南渡衡州,留在曲阜的”北宗”孔端友堂弟后人争先向忽必烈献媚讨官,忽必烈作为游牧了族领袖,自然看不起百无一用的书生世家,便说了一句:”尔等皆回,务要苦读,若果有才华,联方能封官”打发了;而身为”南宗”的孔端友后人婉拒了忽必烈的册封,为了安抚中原士子,便用了一个蒙古人改名孔思晦,册封为衍圣公,也正是如此,后世《孔氏宗支图记》是从孔思晦开始,篡改痕迹明显,所以后世就出现了孔子后人之间近千年的”内孔”和”外孔”之争;”内孔”指居住在孔府内忽必烈册封的孔思晦后人,”外孔”指孔末乱孔中孔末的后人,两派互不相识,相互声讨。可以肯定的是,所谓的”内孔”和”外孔”其实都不是孔子真正的后人。
好在现代科技发达了,一个DNA检测就可以说明一切,根据上海复旦大学对孔姓后人测定的结果,目前孔姓后人Y染色体分三类,分别为:C3 46.06%; Q1a1 27.01%;O3 20.66%; 这也正切合上文所述的三宗,即蒙古人孔思晦一宗(内孔);孔末一宗(外孔);孔仁玉一宗(南北宗)。可以说唯一可能是孔子后人的是所谓孔仁玉一宗,但目前尚不能确定那个近乎传奇的调包事件的真伪,所以也无从考证。其实,真正求证也并非难事,只要将孔仁玉后人的DNA和韩国孔姓后人一比较,就可以证实,只是这样做,如果鉴定结果一致,皆大欢喜,如果不一致,那么作为儒家文化大国,这面子实在丢不起,这也是国内文化大佬诸如易中天、蒙曼等人不敢也不会为此发声的原因。
二航三 刘俊山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QQ: 55022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