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我现在脖子很疼。
我坐在世纪剧院二楼15排,而这个剧院总共只有16排。二层陡峭到几乎成90度,站在楼梯上会恐高的那种。好处是你和演员的横向距离从理论上很近,坏处是实际上你可能只能看见演员的头顶和鼻子。
这个票是3个月前我在摩天轮上买的,原价280,作为第三方加了40元。票到了,我上网一搜,就开始淘宝“望远镜 演唱会 便携”了(买望远镜就花了160,以后大家有需要可以找我借)。后来发现压根不用买票的,直接等着开始前三天贵校学子“挥泪出票,自刀”就可以了,反正不管再难买的票都有人出。和我一起去的小姐姐在微博上买到了折价出的票,700元,一楼倒数第5排。
这个楼梯真的有点吓人。
前情提要:
我入音乐剧这个坑其实挺晚的,是从某天中外名曲鉴赏的课前pre开始的。那天我和袁同学照例低着头做作业,突然做报告的同学放了一个片段,旋律抓耳到我专门抬头记了歌的名字,《Satisfied》。下午去图书馆自习的时候搜了一下,也就循环了10遍吧,然后背起书包就回了宿舍,花了几个小时把B站上的视频看完了。
我目前听过整张专的音乐剧只有:汉密尔顿,德国莫扎特、法国亚瑟王传奇、摇滚红与黑、巴黎圣母院、小王子、伊万汉森、悲惨世界、法国莫扎特、1789(排名按照我的喜好程度分先后)。列这个主要是为了说明下面我讲到剧情和歌可以打几分是以我听过的这些为标准的。
Part 1:剧情
实在抱歉这个剧情我真的只能打1分,用一起去看的小姐姐的话说,它根本就没有剧情,把它理解为歌曲大串烧或许能看得更加满意。
原著里谁也不爱、一心向上爬的、野心勃勃的于连小哥,变成了一个轻微恋爱脑。而我根本没觉得他爱德莱纳夫人。他和夫人的所谓“爱情”,更像是一个年轻人,读了拿破仑时期浪漫小说,出于模仿和报复,勾搭上一个贵妇。他只是觉得夫人很合适——贫穷的小子做家庭教师,得到女主人的青睐,报复了傲慢的男主人——和小说里一样,不是吗?结果本剧中的于连在雷鸣闪电中崩溃祈祷就是为了夫人?——“我要她”,太可笑了。最后法庭上认罪的心态转折也完全没有刻画,通通归结于爱情,太ooc了。
仅以我对原著浅薄的理解,于连最大的特征是愤世嫉俗。他一方面拼命想“climb up”,另一方面却痛恨、唾弃、甚至鄙夷他想要成为的阶级。这个来自农场却天生聪慧,熟读拉丁文的青年,自卑又高傲。他性格里有浪漫的一面,所以他崇拜拿破仑,私藏他的肖像,因为偶像在年少时就得到贵妇人的青睐所以认为自己“必须”去勾引德莱纳夫人。从某种角度来说,他就是一个见识短浅,还很中二的小镇青年。另一方面,糟糕的出身和强烈的野心又逼迫他从青涩到熟练地使用自己的容貌优势。他很挣扎,就像我们每一个人一样。他绝不是一个唐吉坷德式的情圣,我也绝不相信他会真的爱除了自己以外的任何一个人,更何况,文中的两位女主角都属于他嫉妒又痛恨的阶级。(讲真,一个人在对自身境遇强烈不满并努力改变时,是没办法分精力给爱情的吧?和生存相比世纪剧院,爱情有什么用呢?)而且,剧里面于连的出场时间真的不算多,本来就两小时,这么一搞角色肯定丰满不了。
整体来说,和德扎、法扎的剧情完整度没法比,更不用说汉密尔顿了,不过考虑到时长只有2小时也算可以理解吧。建议大家抱着歌曲大串烧的心态,而不是司汤达力作改编的心态去观看。
Part 2:卡司
全场最佳:瓦勒诺夫妇(反派)。真吃了CD般稳定,动作夸张到位,还走下台在一楼绕场一周和观众互动。一楼的尖叫快把场子掀翻了,而二楼的我们都在哀嚎。热闹都是他们的,我们什么也没有。
第二当然是德莱纳夫人!吹爆最后一首独唱,那个沙哑磁性的音质,那个绵长稳定的气息,这才是我们为什么要买票来现场的原因啊!外形也和书里的夫人一样,美艳而身材丰满,非常非常棒!
第三是Côme(于连的演员)。为什么排第三,是因为他高音有点让我失望,可能是太疲惫了吧。我最爱的那首《Sans elles》,真的没唱上去。但是和玛蒂尔达那首《II aurait suffi》还是很在线世纪剧院,转音非常惊艳,总的来说,不唱特别高的话还是很稳。毕竟其他演员好像都有AB卡,但于连没有,因为很多人都是专门来看Côme小哥的啊。
呜呜呜小哥真的又高又帅五官深邃气质忧郁,宽肩窄腰大长腿,白衬衫敞开领口配黑领带和绿坠子,真书里走出来的于连本人!(我和我的高清望远镜倾情认证)我能写100字小作文来吹他的美貌。一开口就是妥妥的摇滚嗓,每回要到他唱高潮曲了大家都嚯嚯地叫唤。
讲真,剧组虽然穷,但演员是真好看(对比汉密尔顿)。连中途打酱油的布景板演员都好看的没话说,一水的高个大长腿。Côme的腿真的是那种又细又长无处安放的感觉。好评!
Part 3:布景
网上一搜摇滚红与黑,第一个出来的肯定是穷,因为他们不用实景而是用PPT。但其实PPT效果很好啊,超级美和炫酷(百万PPT名不虚传),还把一个透明帷幕用出花了。要是这都叫艰苦朴素,德扎剧组都不知道该叫啥了。两个主演骑着纸马出来的时候大家都在笑,然而我脑子里全是德扎里主教自己摇自己装作马车在前进的场景。惨还是德扎惨。
但是,你要是期望法国版摇滚莫扎特那个舞美效果,还是趁早洗洗睡吧。跳舞是没有的,五颜六色的灯也是没有的,有个追光灯就不错了。
Part 4:剧场
真的一星不能更多,这个剧院太狗了。
舞台特别小,演员往前走一走二楼就看不见了。层高挺高,所以你只能看见演员的上半张脸。如果前面的人身子前倾,你就只能抻着脖子看,而且就算这样也会被挡。
二楼只有举着高倍望远镜才能看清字幕,而且看字幕就不能看演员,还好剧情和歌词我基本都能背下来了。全程一边揉脖子一边举望远镜。
早知道剧场这样,无论如何我也不买280的票。
Part 5:观众
呜呜呜观众都好可爱,我强烈怀疑大家都是听过歌才来的。
全程没有人开手机拍照录视频,很黑很安静。但是每次都能在高潮曲开唱前一秒精准识别并鼓掌。谢幕的时候给发挥最好的反派夫妇掌声最大,安可的时候对着Côme尖叫。今天晚上其实还有签售,好多妹子在寒风中等。不过我先走了。
总的来说,我觉得《摇滚红与黑》对于没看过原著、没听过歌且记不住歌词、坐在后排的路人观众是极其不友好的。所以建议大家如有观看意愿,请——百度一下《红与黑》梗概+听一遍歌,重点是记住歌词+买前排票,二楼8排以后真的人生不值得。祝大家都看剧愉快!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QQ: 55022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