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听说过中国古代有名的算术题“鸡兔同笼”?你知道北宋发明家毕昇是如何发明活字版印刷术的吗?你了解古人是怎样加工贮藏食物的吗?5月18日-6月10日,广西图书馆举办“中国古代科技文献展”,读者透过一件件版本罕见、刻印精美的馆藏中华再造善本,感受古人举世瞩目的科学技术广西区图书馆,致敬悠久而璀璨的中国科技文明。

广西区图书馆-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举办“科技之光 文明之路——中国古代科技文献展”

“中国古代科技文献展”在广西图书馆地方民族文献中心展出

中国是世界公认的文明古国之一,中国古代科技文明走在世界前列。勤劳智慧的中国人民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举世闻名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四大发明,古代天文历法、物理、地理、医药、建筑、纺织、陶瓷、冶炼、造船、水利建设等方面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传世的中国古代科技文献如璀璨明星,成为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其中蕴含的科技思想与智慧至今还在造福人类。

广西区图书馆-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举办“科技之光 文明之路——中国古代科技文献展”

读者参观“中国古代科技文献展”

在广西图书馆推出的中国古代科技文献展中,既有号称中国古代农业百科全书的《齐民要术》,也有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天工开物》,还有详细记载了世界上最早关于活字印刷可靠史的《梦溪笔谈》,以及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黄帝内经》等代表古代科技成果的扛鼎之作。

众所周知,数学是科学技术的基础,展览中便有不少与数学有关的文献,例如中国重要的数学著作《孙子算经》中记载了有名的算术题:“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除了这道“鸡兔同笼”,书中还有“物不知数”“河上荡怀”等趣味算题,不仅在民间广为流传,唐时还被列为官学的数学教科书,后又流传至日本。此外,展览中还有不少大家耳熟能详,却未必有机会目睹“真容”的文献,如明代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广西区图书馆,明代地理学家徐霞客创作的散文游记《徐霞客游记》等。

广西区图书馆-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举办“科技之光 文明之路——中国古代科技文献展”

“中国古代科技文献展”选用馆藏《中华再造善本》,皆版本罕见、刻印精美,再配以精炼的介绍文字和版本说明,为读者近距离地呈现古代科技文献的风采。图为馆藏清鲍氏知不足斋抄本影印本《徐霞客游记》

广西区图书馆-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举办“科技之光 文明之路——中国古代科技文献展”

宋刻本影印本《九章算经》

这些文献资料的展出得益于“中华再造善本”工程的实施,让无数珍稀古籍以另一种方式走出深阁,既方便公众合理利用古籍,又极大避免了珍贵原件因流通频次过高或操作不当所造成的损伤,从根本上有效地保护了古籍原件的安全。

此次展览为广西图书馆响应第三十届广西科技活动周暨广西科技创新文化节倡导,发挥公共图书馆作为重要科技文化宣传阵地作用的活动之一。今年以来,广西图书馆先后举办了《天工开物》专题文献展、中国古代科技文献展,开展了古籍修复研学和进校园活动,接下来还将在文化遗产日举办古籍专题文献展,通过开展雕版印刷体验和古籍“晒宝”活动等,以月月有精彩、全年不间断的活动,宣传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广西壮族自治区图书馆供稿)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QQ: 55022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