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巴塞尔展的先遣部队,我已经在瑞士呆了好几天,看着大部队陆续到达,我却觉得已经过了半个世纪那么漫长。

瑞士总有这种延长生命的功效啊,而这回我是为参观GP芝柏的制表厂而提前抵达拉绍德封的。

从苏黎世机场到酒店差不多2小时车程,在飞机上写完一篇稿子还百无聊赖刷了3部电影的本兔子终于在下飞机那刻感到困意,一路瞌睡而过,直到突然被同行的朋友叫醒——快到了!

然后我生生被欺骗了——离“快到了”过去差不多40多分钟,依然没看到路有尽头,只有两边一大片被雪覆盖的白色。偶尔出现有人烟的一段路途,也是非常短暂的——酒店的灯、零星的车一闪而过,然后我想到的是“住在这儿除了制表大概也只能堆雪人玩了吧”。

[我在GP芝柏表厂]手表非要“全手工”制作吗?

我在酒店看出去的风景,白皑皑一片。

其实就是因为太冷,冬季没法农作,所以瑞士人才会去制表,起初无非是想增点收入,所以每个产业都有它的起因,有时可能是无奈,但结局并不坏。

说实话,从我若干年前第一次来表厂起,就颠覆了一直以来的印象——它们绝不是想像中的手工作坊芝柏表,非常古朴缓慢,实际上工作环境很现代。

[我在GP芝柏表厂]手表非要“全手工”制作吗?

工场好几层楼,我们走着走着就晕了,很多负责不同工作的房间。

其实就在我跨进GP芝柏表厂的第一步,带我们参观的GP芝柏表博物馆馆长Willy SCHWEIZER就直白地说:“钟表界流传的很多所谓的全手工制作,那是假的,我们就有很多现代化的机器,这是21世纪了,大多数零件都是靠机器生产。只有后期打磨和一些细节调整才会用人力。”

[我在GP芝柏表厂]手表非要“全手工”制作吗?

人家的工作环境是这样滴。

不过都是瑞士制造那是真的。“开云集团购买GP芝柏表时投资不少,也添置很多新设备,这些机器和钟表的零件都是瑞士做的。”他说,“变化是人手少了,以前一台机器要一位工人跟着,如今生产区域14台机器只需5个人。”

所以说,由机器控制的制作过程本身很枯燥,我想大家也不会有兴趣看机器怎样把表壳切割出来吧。但在机器控制基础零件生产的背后,其实也是对精准的追求——谁买连标准化尺寸都达不到的表?这不是独一无二,是不合格。

[我在GP芝柏表厂]手表非要“全手工”制作吗?

这是金的没错,有个眼红的说“拿一块不得了啊”,我鄙视你们这些家伙!(手不是我的哈,不要乱猜哦~)

其实曾经有钟表圈的一位老人对我强调——真正有价值的表必须是全手工的,对于这个观念他丝毫不松口。而我也在最初入行时,对手工有一种莫名的迷恋,比如说总觉得那才是承载着制表师灵魂和心血的原因。

然而事实是,手工非常贵。而且个别以手工闻名的独立制表师,他的产量也是低得可怕,差不多到了难以完成订单的状态,一般人买不起,也买不到。那更多的爱表人,难道就没有选择了?

如果你不是只做极小众尖端人群的生意,我觉得没必然非让自己生活在工业化时代以前,当然在机芯打磨这些细节上投入人力还是很有必要的。GP芝柏目前除了蓝宝石玻璃、指针和皮带是外购的外,其他零件都是自己生产的。

[我在GP芝柏表厂]手表非要“全手工”制作吗?

装配的过程当然少不了人。

至于研发部门有25个人,这里是大脑。不过产品是否最终可以投放市场,还要经过电脑检测,看预想能否实现(唯一不能拍照的地方就是这里了)。

比较有趣的是非量产车间,这里只生产单个的零件,比如一些已经停产的款式或古董表在维修时需要的零件。

目前芝柏表,整个芝柏制表厂有170位员工,而大家也知道,芝柏的机芯还是比较有名的(当年2011年开云收购芝柏后,迫不及待给Gucci装上了芝柏芯,价格贵了好几倍,这在当时引起议论纷纷),每年12000枚的产量中,有2000枚是外供给其他品牌使用的。

昨天,我在兔粉群和朋友圈发了一张分拆的零件图,让大家猜猜我在谁家表厂,结果立马被人揪住了——因为图片上的“金桥”太惹眼。

[我在GP芝柏表厂]手表非要“全手工”制作吗?

一眼就看到金桥了吧。

“三金桥”是芝柏的标志之一,也是我自己对芝柏的记忆起点。2008年我第一次去日内瓦高级钟表展(SIHH),偶遇汪涵(其实已经回想不起来是怎么搭上话的,后来去买卡地亚的珠宝时,还拖着问他“这个戒指好不好看啊”,现在想起来,他一定觉得“这丫的这么自来熟,哪冒出来的”,当然因为不好意思拒绝,他还是给了意见),他当时站在芝柏的展厅玻璃前,感慨:“这三金桥真是太好看了!”

[我在GP芝柏表厂]手表非要“全手工”制作吗?

然后我就记住了芝柏这个名字。三金桥这个19世纪发明的设计,一直生产到今天。

芝柏在logo上写了1791年,和很多瑞士钟表品牌一样,历史没那么简单,常常是几个家族的关系。

芝柏历史上有一位重要人物,叫Jean-francois Bautte,他1772年出生在日内瓦,1791年做出第一批钟表,当时非常有名。关于他和芝柏的联系,看下去就清楚了。

然后就要提到1825年出生在拉绍德封的Constant Girard了。1852年,他创建Girard & Cie公司。两年后,与出身于力洛克表商世家的 marie PerreGaux结婚。1856 年,他们在拉绍德封建了Girard-PerreGaux 制表厂。

1903年,他们的儿子接管GP芝柏表制表厂,1906年,他收购Bautte公司。

重要的制表家族就这样走到一起。

参观就是个体力活,结束时原定是一个workshop的行程,学习制表师用机器雕花,然而最后由于某同学实在太过投入把人家皮带给绷坏了,而告一段落,而我拿到一张证书时心里也是忐忑的——想当年我还得到过制表大师“镜面打磨最好的一位”这样的评价,甚至以几百个赞获得“表圈网红”这样的称号,这次是彻底完蛋了,因为我压根连零件都看不清……

谁说近视眼有优势的?

想来想去,我的优势还是酝酿一下攒点儿钱,给制表师的工资做贡献?

[我在GP芝柏表厂]手表非要“全手工”制作吗?

最后,我们在这栋很有名的楼里歇着,这在今年9月后将会改造为新的博物馆。

不过当天最让我兴奋的其实是最后的环节——Willy颤悠悠捧出一个大盒子,里面装满古董表,大家都知道我对装饰漂亮的古董表有着无法自拔的爱好。

[我在GP芝柏表厂]手表非要“全手工”制作吗?

这样的工艺,现在已经很少做了,而一旦做了,都会在高级制表领域,价格贵上天,咱们真的除了掏古董市场其他一点儿没机会啊。

关于这些表,还有个故事。2007年时,表曾遭窃,严格说其实是抢——因为那些人是砸了玻璃窗进来的,带走100多块——当然,安保系统会第一时间发出警报,所以给他们逃跑的时间并不多。但由于实在是太不认路了,这些家伙不知道该往哪跑,而在法国和瑞士边境已经有警力全力搜查他们。

最后在一个大的十字路口的树下,找到了这些被偷窃的古董表。

所以这些表今天在我们面前,显得特别珍贵,而且真的很难有机会一下摸遍那么多!!!!集中看图吧。

[我在GP芝柏表厂]手表非要“全手工”制作吗?

[我在GP芝柏表厂]手表非要“全手工”制作吗?

其实我一直觉得,如今市面上的现代女表太中规中矩,手表对女人而言,很大的作用就是拿来让自己开心,配配衣服当玩具把玩,所以我们为什么一定要被它的形状所制约呢?

所以今年有女表开始做很漂亮的隐藏式钟表,又像珠宝,但可惜目前都是高端品牌的天下,自然是天价,啥时候让大家有机会够得着呢?这是我关心的问题。

这两天借着时差,本兔子差不多都是凌晨三四点起来写公号的,写到昏天黑地,出门发现,人家新的一天才刚刚开始,感觉这生活特别成功人士哈,就差在湖边再跑几圈了……

那谁对我说的名言一直记得:憋号凌晨五,泪滴键盘土……无比贴切。我睡回笼觉去了~

[我在GP芝柏表厂]手表非要“全手工”制作吗?

八卦兔只做原创,欢迎转发!

限 时 特 惠: 本站每日持续更新海量各大内部创业教程,一年会员只需98元,全站资源免费下载 点击查看详情
站 长 微 信/QQ: 550224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