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全球化制胜密码:从影石出海突围,看“中国智造”新路径

2016年,24岁的刘靖康带着团队做出了一款能将手机变为全景相机的配件,这是他们成立公司后,对外推出的首款产品。更重要的是,他们决定把产品推向海外市场,倒不是因为全球梦,而是出于单纯的“恐惧”。国内的手机市场彼时正卷入价格战的漩涡,低端配件泛滥成灾,刘靖康担心一头扎进去,就再也爬不出来。

他瞄准了全球消费电子产品的殿堂——CES。没钱请公关宣传,团队硬着头皮挨个给媒体发邮件,请求对方来自己的站台看一眼。结果,Insta360 Nano一炮而红,海外订单如雪片飞来。

图源:影石Insta360公众号,Insta360 Nano

这就是影石创新的起点:一家从“中国智造”起步,生而全球化的公司。全世界每3台全景相机,就有2台来自影石。如此迅猛的全球化扩张之下,它的成功路径来源于对出海痛点的系统破解——从供应链的弹性设计,到本地化研发的全球多中心协同,再到AI驱动的产品迭代,构成了一本极具含金量的“出海教科书”。

为进一步解析这本“出海教科书”的实战密码,创业邦联合SAP特别策划「全球化智库沙龙」,将于10月24日走进影石。活动现场,影石团队将分享他们在品牌全球化、供应链韧性建设、海外财税合规等方面的实践经验;来自SAP的专家也将带来关于数字化转型与出海战略的前沿洞察。

打开报名链接(https://wenjuan.cyzone.cn/s/oD4Ruv),与我们一起走进影石,看看一家“生而全球化”的中国企业,如何把“中国智造”做成世界级品牌。

狂奔十年,影石搭建全球化公司标杆

在中国企业海外业务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中国智造”的概念应运而生,它强调技术创新、品牌价值和产品服务的协同输出。这意味着中国企业出海,将强调体验感、服务品质和生态闭环,实现从“量”到“质”的飞跃。

在智能影像的赛道上,影石创新用十年时间,以惊人效率确立领军地位,跑出了令人侧目的“影石速度”,成为“中国智造”出海的标志性案例。

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影石在全景相机领域已连续六年霸榜全球第一,市占率达到67.2%。这一数字超越了日本理光、韩国三星等老牌劲旅,也从侧面印证着影石已经构筑了强大的市场壁垒,令后来者难以望其项背。

2024年,影石的营收达到55.74亿元人民币,超过七成收入来自海外。Insta360产品迅速渗透至北美、欧洲、日本等核心海外市场,连续三年入选“中国全球化品牌50强”。

当前业内普遍认为,影石的产品迭代速度,基本定义了智能影像行业的节奏。

从最初因“子弹时间”特效爆火的Insta360 ONE,到风靡全球、奠定地位的Insta360 X系列,再到专业级的Pro系列和模块化的ONE R,影石在推出多款颠覆性产品的同时,也在逐步渗透到Go Pro镇守的运动相机领域腹地。

图源:影石Insta360公众号,“子弹时间”作品图

硬件只是载体,内容才是核心。通过Insta360 App和桌面剪辑软件,影石迅速聚集了全球数百万内容创作者。这个庞大而活跃的全球用户社区,为影石的产品提供源源不断的反馈,更形成了强大的UGC创作和传播网络,极大提升了品牌活跃度和用户粘性。

高速奔跑在全球化道路上,影石的成功为其他中国企业在全球化浪潮中实现快速突破,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启示。

全球化实践:影石的破局路径

影石走向成功的核心,是整合生态体系,以品牌定义国际身份,为产品与技术研发、供应链、营销提供指引,确保行动服务于价值输出。

更关键的是,全球化不是一个独立部门或者业务线的冲锋陷阵,而是公司上下高效协同的结果。影石在协作和整体布局上,全力围绕高度全球化为目标,走出了一条适合自身特质的道路。

1. 全球化定位:战略升维,拒绝低质竞争

作为影石创始人,刘靖康对于全球化有着独到见解。他反对中国企业过度聚焦于“价格战”的传统路径,而是主张通过“战略升维”去创造新的差异化增长点。

在他看来,真正的全球化竞争,要在“差异化+高壁垒”的方向上取得优势。

图源:影石Insta360公众号,Insta360 创始人刘靖康及其团队

2016年发布的Insta360 Nano没有选择低价路线,却凭借其手机适配的360度拍摄功能迅速获得海外订单的爆发,帮助影石在运动和全景相机市场更成熟的欧美国家占据了一席之地。

这种战略决策的深层逻辑,在于拒绝短期诱惑,转向“创新优先”和生态构建。刘靖康曾强调,公司从不追逐“下一个大热门”,不做单纯的“中国相机制造商”,而是通过专利保护的算法和AI集成功能,打造高产品壁垒。

2、产品创新:技术驱动的持续迭代与生态融合

在产品创新方面,影石始终坚持硬件与AI的双轮驱动模式。

2025年4月推出的X5旗舰全景运动相机,配备1/1.28英寸双传感器和三核AI芯片,支持8K分辨率全景视频拍摄,并引入可更换镜头设计和内置风噪抑制器,提升了产品的耐用性和友好度,一经发布便帮助公司斩获2025年度工程、科学与技术艾美奖。

更重要的是,影石的创新路径强调场景细分和生态延伸,而非泛化竞争。Ace Pro 2街拍套装针对专业内容创作者,集成Leica SUMMARIT镜头和纯净模式下的低噪算法;而GO Ultra微型相机则聚焦穿戴式POV拍摄,支持4K视频和磁吸配件系统,还通过Insta360+云服务平台实现编辑、分享和社区互动的闭环。

2025年,影石进一步布局无人机领域,与第三方共同孵化的全景无人机品牌影翎在今年推出了全球首款8K全景无人机。

图源:影石官网,影翎Antigravity

据统计,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同比翻倍,占营收比例达15.3%,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支撑了产品线的快速迭代。

3、供应链建设:充分规避风险,效率优先

深耕珠三角的影石,以“超短半径供应链”展现出惊人效率:以深圳为中心,50公里内即可完成超过90%的核心零部件采购。地理上的高度集聚,带来了极致的效率提升,即快速完成原型与迭代。

图源:创业邦拍摄于影石

在底层支撑上,创新的供应链金融与风险管理体系为影石的高速扩张提供了稳定性。通过应收账款融资等工具优化现金流,同时针对关键芯片构建多元化的备用方案,有效分散了断供风险。

4、本地化研发:多中心协同的全球适配机制

在架构建设上,刘靖康认为,一家真正的全球化公司,首先需要在内部建设一个具备持续学习能力、能够适应复杂变化的组织。这意味着人才培养和组织架构都需要围绕全球化战略进行调整。

影石在关键海外市场设立了办公室,构建高效的跨国协同网络实现产品对区域标准和消费者偏好的精准适配。

刘靖康还强调,创始人自身的角色必须从技术管理者,逐步转变为战略管理者,再从产品驱动者转向生态和平台思考者。这种角色的转变,是企业从单一产品公司发展为全球化生态型企业的必然。

5、营销策略:多渠道融合的精准触达与社群驱动

影石的全球营销策略以数字渠道为核心,辅以影响力营销和本地化执行,形成了一个高效的“技术+内容”闭环。

例如,凭借“雄鹰俯冲”般的滑雪视频、奥运选手记录比赛瞬间等极具传播力的创意内容,Insta360成功激发了全球用户的创作热情,凝聚起超过800万人的兴趣社群。这一建立在共同文化认同基础上的活跃生态,推动影石从单纯的硬件销售商,转型为连接全球创意社群的标志性品牌。

此外,影石的Think Bold Fund基金从2022年起已资助大量创意项目,接受用户投稿讲述梦想,由基金帮助达成,增加创作者和粉丝的好感度。

走进影石:了解全球化的中国企业样本

快速发展到今天,影石已然确定了行业全球领导者地位。

刘靖康将影石的愿景定为“成为世界一流的智能影像品牌”,目前产品线已经涵盖全景相机、运动相机、拇指相机、AI手机稳定器、视频会议/AI 智能网络摄像头、全景无人机等等,架构庞大且趋于复杂化。

因而,接下来影石面对的挑战,包括全球竞争、大公司数管理、持续性技术创新、供应链稳定以及更严酷的跨国合规经营环境。值得一提的是,近期公司与SAP达成合作,意在组织架构、业务技术、财务支出与供应链的数字化管理。

为了深入探讨上述问题,洞悉未来趋势,创业邦联合SAP全球化智库沙龙特别策划了10月24日的“走进影石”活动,组织与会嘉宾走进影石创新总部进行参访,零距离感受“中国智造”从理念到落地的全过程。

本次沙龙上,影石创新的高管团队将亲自分享其在全球化品牌建设、跨国财务管理、韧性供应链打造以及技术创新驱动等方面的实战经验。这些来自一线企业的真实案例和解决方案,将为与会者提供宝贵借鉴。

此外,德勤合伙人和ITL专家将从宏观视角,深入解析中国企业出海面临的品牌、供应链、财务三大核心挑战,并结合影石的实践,提炼出跨行业启发;来自SAP的专家则将聚焦数字化转型,详细阐述融合AI、数据、应用与平台于一体的工具如何助力企业敏捷应变,并分享国际化企业的成功落地案例与解题思路。这些多维度的干货分享,将为企业提供系统性的解决方案和战略指导,助力企业在数字化浪潮中乘风破浪。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71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