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卖124亿,上海这家独角兽又融几亿:造电动飞机

“打飞的” 的愿景,正离我们越来越近。

最近这低空经济赛道有点小火啊。看看,又一家电动飞机独角兽获得融资,金额数亿——它就是沃兰特航空(总部上海):做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简称eVTOL。

有读者马上要问了,你这铅笔道不前几天才报道过一家eVTOL公司:零重力,A+++轮融了3亿。现在又是“沃兰特航空”,二者有啥区别?

区别大了。eVTOL的用途有很多,比如观光旅游的、城际载客的、培训飞行员的。沃兰特航空主攻的是客运,俗称空中巴士——技术路线上有差别,应用场景有差异。

举个例子你就秒懂。沃兰特有一款主力产品叫VE25型,起飞载重量约2.5吨,可搭载1名驾驶员和 5 名乘客,载客量和出租车差不多,但速度更快,巡航速度达235km/h。

从公开信息看,这个参数算是全球良好了——载重能力、客舱空间优秀。

预计未来5年,在全国一线城市,eVTOL可能小批量(约200架/年)的商业化运行,包括城际载客、观光旅游、应急救援等。这些新机会,创业者不要错过。

– 01 –

沃兰特航空创始人叫董明,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随后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工作,参与过ARJ21、C919、C929项目的研发。

2016年10月,Uber 正式提出 “空中出租车”(Uber Elevate)计划,eVTOL开始在世界范围内火热。

当时,董明也深度参与了该计划——他是美国NASA相关工作组和美国通用航空制造商协会(GAMA)等成员,参与过美国先进空中交通(AAM)路线图等制定。

他看到国内的eVTOL产业条件逐渐成熟,于是辞职创业。

2021年6月,董明创立沃兰特航空。次月,就拿到了数百万美元融资。当年的9月,沃兰特航空 1:3 缩比验证机 Tiny 首飞。

整体的融资进展比较快。到2024年时,沃兰特就完成了六轮融资,累计金额约10亿元。

到了今年1月,沃兰特开始有订单了。它与南航通用航空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 VE25-100 型号 eVTOL 的首批确认订单,这也是中国高等级商用客运 eVTOL 首批确认订单。

– 02 –

关于空中出租车,很多场景只在电影里见过。2014年是行业萌芽期,多数产品还在实验室里。在技术上,首先突破的是多旋翼产品,比如亿航智能的产品。

但大家也知道,地面出租车是有标准的,有法律标准,有行驶标准,有道路标准等等——而这些,空中出租车是没有的:没有路线,没有法律,没有道路(机场)。而载客又是人命关天,作为民营企业,谁敢冒这个风险。

因此,2024年之前,空中出租车主要停留在技术验证阶段,极少数企业开始商业化试运营或合规飞行,如亿航智能。

在技术上,除了之前说的多旋翼,还有倾转旋翼、复合翼。

多旋翼产品,大家估计更熟悉,它像是大疆无人机的放大版,有四旋翼、六旋翼,通过不同旋翼的转速来控制飞行姿态,能垂直起降和悬停。

那什么是倾转旋翼呢?它的发动机和螺旋桨可以改变角度的,可以切换飞行模式,发动机与螺旋桨呈垂直状态,就变成直升机;发动机与螺旋桨倾转至水平状态,就变成固定翼飞机。

复合翼飞机又是个啥?它有点像在一个固定翼飞机上又绑了几个垂直的螺旋桨,起飞时靠螺旋桨,跑起来后又用固定翼巡航。

这3个路线,若按照应用范围广度,又可以依次排列为:复合翼、倾转旋翼、多旋翼。

首先是复合翼。

航程通常在150-300公里,42%的eVTOL主机厂选择该路线(SMG Consulting),其可应用于城际中短途客运、区域物流运输、医疗运输等场景,能承担较大批量货物的运输任务。

其次是倾转旋翼。航程一般为200-400公里,35%的厂商选择该路线,主要应用于对时间敏感或具有特殊载荷需求的场景,如城际商务出行、应急救援等,也可用于军事后勤等领域。

再次是多旋翼。典型续航约50-100公里,适合短途、低载重场景。

三个技术的优缺点

本文报道的沃兰特航空,采用的就是倾转旋翼与模块化结合的技术路线。

– 03 –

那么,目前来看空中出租车已经应用到哪一步了?低空旅游是重中之重。

先看沃兰特航空。它的产品主要卖给泰国泛太平洋有限责任公司、农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南航通航、亚捷航空等。

今年7月,泰国泛太平洋采购了500架VE25-100 “天行” eVTOL飞行器,订单金额达17.5 亿美元(约124亿元)。这批飞行器将用于泰国、马尔代夫等地区的短途岛际、岛内运输服务以及应急救援等场景。

今年8月,农银金融租赁买了110架(意向订单),总金额约30亿元。当然,租赁公司采购这些飞机,最终是要再转租出去的。

今年,南航通航、亚捷航空、金鹿公务、中国通航、中国飞龙也买了几批飞机,主要用于六类场景:低空观光、培训、短途运输、货运、应急救援、城市出行。

再来看看全球案例,应用场景也是雷同。采购者多是航空出行公司、金融服务公司(中信金融租赁、中银金融租赁等)、低空旅游公司。

就国内来看,eVTOL在旅游方向有应用,但是向老百姓卖票的不多——这意味着,eVTOL的商业化目前还不能算成熟。

比如2024年,在伯温故里景区,文成县和亿航智能推出 “低空游文成” 活动,目前已实现 eVTOL 常态化飞行,体验过低空游的人数约有200人。

– 04 –

除了旅游之外,城际出行算是eVTOL的另一主流应用场景,但全球范围来看,商业化也处在“试行阶段”。

eVTOL 的飞行半径在数十公里左右,其城市内的飞行场景是核心场景之一。

在地面交通拥堵的背景下,eVTOL 可以向空中要道路,实现点对点运输,飞行路线更短,能够极大地提高交通出行效率,有效分担地面交通压力,扩大城市交通容量。

今年8月13日,在美国加州,Joby Aviation 首次实现载人 eVTOL 在两座公共机场间飞行,从美国加州玛丽娜市政机场飞至蒙特雷地区机场,航程超20公里,时长 12 分钟,含 5 分钟空中等待。其中,预计试点票价约为200美元(单程)。

此外,应急救援也是eVTOL的主流应用,目前处于试运行阶段。

eVTOL 可以快速抵达受灾现场、获取和传递信息,缩短抢险反应时间,还能替代人员靠近火灾、地震、化学品泄漏等危险环境,在高层消防救援等特殊场景上发挥关键作用。

在医疗救护方面,eVTOL 能够便捷、高效、及时、精准运送和投放医疗用品,大幅缩短运送和抢救病患的时间。

2024 年以来,御风未来旗下中小型 eVTOL 品牌福昆航空,中标 “广东省航空应急(大中型无人机救援平台)” 等多个项目,2024 年二季度累计中标金额超过1亿元。

2025 年 6 月 24 日,峰飞航空 2 吨级 eVTOL 凯瑞鸥消防版机型参加 “应急使命・2025” 演习,从加格达奇消防队垂直起飞,8 分钟便抵达 22 公里外的比测区域,成功投放灭火弹和伞投应急物资。

保时捷管理咨询则预测,2030年,中国eVTOL市场份额将占到全球的25-30%,2025-2030年国内eVTOL 年均需求有望达到近500架。即 5 年总需求约 2500 架。

按照该数值推断,5年后,全国一线城市将平均拥有200架以上eVTOL运行,逐渐走进老百姓生活。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铅笔道”,作者: 直八。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85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