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公司老板薪酬曝光,李想第一,超过刘强东

香港上市公司董事薪酬榜出炉,李想第一,刘强东第四

企业高管的薪酬,历来是外界讨论的焦点。

最近,根据网站Webb-site最新出炉的数据,2024年度香港上市公司中,总共有31名上市公司董事年度报酬超过1亿元。

其中,理想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想以总报酬近约6.80亿港元位于榜首;极兔速递创始人、董事会主席李杰以约5.19亿港元位列第三;京东集团创始人刘强东以约4.49亿港元排行第四。  

图源:Webb-site

除此之外,进入前十名的董事还包括贝壳联合创始人及执行董事单一刚、哔哩哔哩(09626.HK)董事长兼CEO陈睿、JS环球生活首席财务官韩润,以及新濠国际(00200.HK)主席兼CEO何猷龙。

不过,根据理想汽车2024年年报,李想2024年的实际薪酬构成为:266.5万元的薪金、津贴和实物福利,16万元的退休金计划供款,以及6.36亿元的股份支付薪酬费用,合计6.39亿元。  

图源:理想汽车2024年年报(单位:人民币千元)

也就是说,“6.39亿元这个说法并不准确”,李想2024年的全部薪酬实际为266万元。

此前年报披露的6.39亿元薪酬包括了公司年销量50万辆对应的1800万股奖励,属于公司按照美股上市公司(美国会计准则)必须记账的费用,不是李想的实际薪资收益。

李想如果想拿到这1800万股奖励,除需要完成公司设定的销量目标外,还需要额外支付29.26美元/ADS(美股1ADS=港股2股A类普通股,即1:2的对应关系,目前市场股价约为25美元/ADS)。

截至目前,李想未支付现金对价,因此未实际获得任何股票或股票收益。

换句话说,理想和实际有差距,李想没有实际收到这笔数额高昂的“工资”。

说到股权激励,这在新能源行业其实并不罕见。

目前新能源汽车行业普遍采用“低基础薪资+高股权激励”的模式,既控制公司现金流压力,又能将高管利益与公司长期发展绑定。

关于“股权激励计划”,最广为人知的便是特斯拉。

2018年,特斯拉曾为马斯克设定了一个价值超过500亿美元的薪酬计划,要求他在10年内把特斯拉市值从约600亿美元拉升至6500亿美元,而马斯克不负众望,提前完成了这一目标。

但这个薪酬方案被特拉华州法院否决了,如今还在上诉中,董事会先给了马斯克一笔临时股权作为补偿。

最近,特斯拉董事会又给马斯克开出了一个惊掉下巴的“天价薪酬”——1万亿美元。 

图源:YouTube

当然,想拿到这笔钱也不容易。

马斯克不仅要把特斯拉市值从约1万亿美元拉到8.5万亿美元,8倍的涨幅;还要累计交付2000万辆电动车(目前是180万辆左右)、制造并销售100万台Optimus机器人(目前被曝实际只出货了几百台)、自动驾驶出租车达100万辆。 ‌

更绝的是,如果特斯拉市值未能在10年内先迈过2万亿美元这个门槛,马斯克一分钱都拿不到。

由此,一些公司高管账面薪酬与实际收入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因此,上面的排名虽有一定的参考性,但可能并不是特别严谨,大家吃个瓜看个乐呵。

话又说回来,只要能让企业壮大,多拿一点又何妨?倘若真的“薪不配位”,市场和股东自会投出他们的选票。

李想,一个理想主义者的来时路

作为理想汽车妥妥的灵魂人物,从高中辍学,到新势力头部车企CEO,李想这一路走来,外界形容得最多的,无疑是“一个偏执的理想主义者”

1981年,李想出生于河北石家庄一个普通家庭,初一那年李想发掘了自己的兴趣爱好:电脑。

高一那年,父母终于同意,于是李想拥有了第一台电脑——价值8000元的奔腾133。

在把书中内容实践到电脑的过程中,李想发现了那些报纸杂志的编辑可能也没怎么用过电脑,把自己的“研究心得”投稿给媒体,没想到第一篇文章就获得了500元稿费,并且是被全文刊发的。

高二时,李想成立了自己的第一个网站,名为“显卡之家”,分享显卡评测与电脑装机心得,很快成为头部网站。

很快,广告商主动找上门来,网站广告赚取了6000元,李想赚得了“第一桶金”。

面临高考之际,李想做出了令许多人意外的决定:放弃上大学,理由是:互联网是个潜力无穷的增长市场,现在我不去占领,等我读完四年大学,早就被别人占领了。于是,创业之路由此开启。

2000年,李想与同学樊铮合作,将“显卡之家”升级为泡泡网(PCPOP),业务范围从显卡扩展至整个IT硬件领域。  

图源:微博

随着中国个人电脑市场爆发,泡泡网凭借硬核的内容,迅速成长为国内第三大中文IT网站,2005年时年营收已近2000万元。

2005年,李想发现,当时市面上的汽车网站在内容质量和用户体验方面存在短板,有“可乘之机”,于是带领团队从IT产品向汽车领域扩张,创建了汽车之家。  

图源:微博

显然,拥有IT网站可复制的成功经验,汽车之家很快脱颖而出。

2013年12月11日,李想带领汽车之家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以收盘价计算,其个人身价超过1.5亿美元.

不过,早期融资时的股权分配问题也逐渐暴露。

2015年,李想卸任汽车之家总裁。第二天,“车和家”成立,后改名为理想汽车。

如今,截至2025年8月,理想汽车累计交付量突破139万辆,是首个达成百万辆交付的新势力车企。

此外,8月28日,理想汽车公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公司当季营收302.46亿元;净利润为10.97亿元,与去年同期的11亿元几乎持平。

也就是说,理想汽车是目前为止唯二实现“扭亏为盈”的新势力,另一个是零跑汽车。 

图源:微博

一路走来,李想可以说屡胜屡战,脚步不停,确实没有辜负“理想主义者”这个与名字谐音的称号。

市场变了,李想低头

曾扬言“不请代言人” 的理想还是请了一位代言人——25 岁 “顶流” 易烊千玺。甚至,这次不是一款车型的代言人,而是整个品牌。 

图源:微博

此前,李想公开表示:至于明星代言,我们是不会做的,我坚持认为车主是最好的代言人。

那么,李想为何突然打破十年惯例?

一方面,明星代言人有助于品牌形象塑造。

目前理想的车型,i6 、L7、L8、L9 和 MEGA 都是主要面对家庭用户,但随着群体需求逐渐饱和,理想汽车不得不拓展新的市场,那么,如何延伸此前的品牌形象?答案无疑是年轻化的品牌代言人。

另一方面,近来增速放缓、销量下跌的迹象也提醒着李想,2025年的汽车市场,很难有充分空间让一个车企保持高傲,理想汽车需要主动寻求一些创新,以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互联网头条”,作者:宋辉。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198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