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晚,苹果悄悄上架新品。没有发布会,没有倒计时,只有一篇官网新闻稿:全新M5芯片及其搭载的MacBook Pro、iPad Pro、Vision Pro正式亮相。
M5芯片基于第三代3纳米工艺打造,采用全新的10核GPU架构,每颗GPU核心内部都配备了神经网络加速器。苹果硬件技术高级副总裁约翰·特努斯表示,M5芯片代表着Apple芯片AI性能的又一次跃升。
数据显示,其AI计算能力相比M4提升4倍,相比M1更是超过6倍。这意味着,苹果正将AI从系统层全面嵌入硬件底座,为未来的“智能终端+生成式AI”生态打下基础。
不过,苹果此轮产品更新在外观与功能层面并无显著变化,这也解释了为何公司选择低调发布——对于现在的苹果而言,AI性能的跨越,比外观焕新更具战略意义。
库克来华,高调亮相背后的使命
与低调发布新品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苹果CEO蒂姆·库克在中国高调亮相。就在新品上架前几天,库克开启了他2025年的第二次访华行程。
三天时间里,他不停地穿梭于各个热点场景:第一站造访泡泡玛特THE MONSTERS十周年巡展,与创始人王宁及LABUBU艺术家龙家升交流;前往上海浦东Apple Store,与开发者、艺术家及品牌主互动;还与游戏开发商见面,探班歌手王霏霏的MV拍摄,并罕见地走进抖音直播间,为iPhone Air首销站台。
接任苹果以来,库克一直以低调的行事风格著称,2011年,当他首次主持苹果秋季发布会时,还因表现僵硬引发争议,他此后始终保持低调,甚至未主动回应外界对其能否替代乔布斯的质疑。
但近几年,库克来华的频率越来越高,2023年2次,2024年3次。有消息称,库克此行肩负两项重要任务:一是推动eSIM在中国的全面落地;二是加快苹果AI在中国的本地化进程。
这一时间点颇为微妙,10月13日晚,中国三大运营商几乎同步宣布启动eSIM手机业务,库克的行程表显然与这一政策转折密切相关。
与此同时,关于“库克退休”的讨论也在社交媒体上迅速升温。有人认为,这位掌舵苹果十余年的CEO,或许正在为自己任期的“最后一役”铺陈路线:既要稳住中国市场这一全球最大消费阵地,也要在AI浪潮中,为苹果找回那份久违的“惊艳感”。
“最后一役”的猜想
2025年,是库克接任苹果CEO的第十四年。
2011年,51岁的他从乔布斯手中接过接力棒。14年后,他已把苹果带上商业史巅峰——市值从3470亿美元增长到3.77万亿美元,翻了十倍以上。
在库克任内,苹果不仅实现财务奇迹,更完成了结构性转型:从“卖设备”到“卖生态”,从硬件驱动转向服务驱动。2024财年,苹果服务业务营收突破961.7亿美元,占总收入近四分之一。
更重要的是,库克用供应链与管理能力,为苹果构筑起“硬件护城河”。AirPods、Apple Watch、M系列芯片、Vision Pro等新产品线纷纷崛起,使苹果的产品矩阵更加稳固。如果说乔布斯为苹果注入灵魂,库克则让它拥有了肌肉。
他的成就不是“改变世界”,而是“让苹果持续地赚钱”。这在资本市场看来,甚至比创新更重要。
因此,当外界批评库克“缺乏乔布斯的灵感”时,投资者却更愿意看到他的理性与可预期。
然而,自2024年以来,关于库克退休的传闻不绝于耳。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今年2月苹果股东大会披露的信息,库克的新任职协议已延长至2028年,其薪酬结构中65%的股权激励与公司股价及2030年碳中和目标深度绑定。这一安排被解读为苹果董事会为权力平稳过渡预留的缓冲空间。
谁将接棒库克?
如今的焦点不再是“库克何时离开”,而是——“谁将接棒库克”。
要理解接棒的意义,不妨回顾一下库克是如何从乔布斯手中,接过这家彼时市值千亿美元的公司,并将它推向新高峰的。
2003年10月,《财富》杂志披露乔布斯被查出患有胰腺癌。随后,他先后于2004年7月接受手术,2009年进行肝脏移植,并在2010年1月第三次因健康原因离岗。每一次乔布斯病休,库克都承担起苹果日常运营管理的重任,表现广受好评。
实际上,库克早在1997年乔布斯回归苹果之时就已被看中。次年,他被从康柏挖到苹果,最初负责全球销售与管理。2007年后,他成为首席运营官(COO),全面管理苹果的日常运营。
“他是那些故事背后的故事。”硅谷老将、前苹果高管麦克·霍默曾这样评价库克。
《华尔街日报》指出,在乔布斯和库克加入之前,苹果陷入混乱——1997财年亏损超过10亿美元,制造部门低效、库存臃肿。库克通过多年精细化管理,将苹果打造成全球最佳供应链之一,排名甚至一度超过以效率著称的戴尔电脑公司。可以说,是库克让苹果的运营能力与乔布斯的创造力形成完美匹配。当时有人戏称,他是“乔布斯被卡车压扁时”的第一接班人。
2011年8月25日,乔布斯辞去CEO,由库克接任,加入董事会,而乔布斯则担任董事会主席。自此,库克正式成为苹果掌舵人。
如果效仿前人,现任苹果公司COO杰夫·威廉姆斯无疑是热门人选。然而,今年7月,威廉姆斯突然宣布卸下运营职责,并计划年底前离开公司。
杰夫·威廉姆斯过去十年在苹果的关键地位不容小觑。他自1998年加入公司以来,主导了iPod、iPhone、Apple Watch的供应链建设,并在苹果健康业务拓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在内部,他既是执行力的化身,也是库克式管理风格的延伸代表。
杰夫的突然退场,也让新的热门接棒人浮出水面:硬件工程高级副总裁约翰·特努斯。
特努斯是苹果“新一代硬件灵魂人物”。他2001年加入苹果,历任硬件工程要职,主导了自研芯片转型和多款核心产品开发。上月,他在发布会上亲自发布iPhone Air,这一细节被视为重要信号——当年乔布斯卸任前,也是在新品发布舞台上,将“聚光灯”留给库克。
更具象征意义的是,特努斯与库克的风格互补:前者代表工程与产品创新,后者代表供应链与执行力。如果说库克的时代是苹果的“效率黄金期”,那么特努斯或许将带领苹果进入“产品再造期”。
科技记者马克·古尔曼认为,特努斯在年龄上与库克接任CEO时相仿,若顺利接棒,有望带领苹果前行十年甚至更久。此外,苹果目前在新兴技术领域,如混合现实、生成式AI、智能家居及自动驾驶等方面进展迟缓,亟须一位技术专家来引领突破,特努斯在硬件工程领域的专业背景与当下需求正相契合。
个人传奇的休止符
苹果的历史,已不是个人的传奇,而是组织的进化。
乔布斯让苹果重获灵魂,库克让苹果拥有秩序,而“后库克时代”的苹果,将要面对的是AI浪潮与全球化竞争的再平衡。
2021年,执掌苹果满10年之际,库克曾在采访中被问道:“你会在苹果再工作十年吗?”
他当时回答:“再过十年?可能不会。但我可以告诉你,我现在感觉很好,退休依然遥遥无期。但再过十年是很长的时间,我可能不会再工作十年。”
14年过去,他依然站在台前,但属于他的章节,似乎已经进入尾声。
就像乔布斯离任后担任董事会主席一样,库克或许也将在未来转任类似角色,继续以另一种方式影响苹果——苹果正在迎接一个“后库克”时代的未来。
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IT时报”(ID:vittimes),作者:贾天荣,编辑:王昕 孙妍。